首页 健康文章正文

宋初三体名词解释

健康 2025年10月04日 14:55 3 绮琴

网上有关“宋初三体名词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宋初三体名词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宋初三体”是活跃在宋太祖、太宗、真宗朝的三个主要的诗歌流派。?

首先是“白体”,以徐铉、李昉、王禹偁为代表,主要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杂律诗,以君臣和同僚间的闲适唱和和应酬为主,风格平易浅切。

徐、李均为五代旧臣,王禹偁属于后起之秀,不仅兼学白居易的讽谕诗,而且艺术上兼学社甫之凝练,因而也多有起色。

其次是“晚唐体”,宋人多分唐诗为初、盛、晚三阶段,所谓晚唐实兼中唐而言。“晚唐体”诗人以僧人、隐士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潘阆、林逋等隐士,,也有惠崇等九位诗僧,号称“九僧”。

他们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效法贾岛,注重炼字炼句,往往在两联对仗上见出功夫。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描写最物,或者发抒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意境较狭,变化不多,因而影响不大。

再次是“西昆体”,简称“昆体”。

其意义主要在艺术上,他们多是朝廷的手笔,学问较之前辈深博,以师法晚唐李商隐为主,兼学唐彦谦,追求辞藻的华赡、用典的贴切、对仗的工巧等,因而初步显示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时代特征。

宋代文学诸多样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发展。

横向:文、诗、词,是“雅”与“俗”、“理”与“情”、实用与审美之间依次过渡的文体序列,价值互补的创作机制。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词以言行。

纵向:古文运动在先,带动诗歌革新,进而词坛革新,文学改革逐步展开,不同文体相互促进,时代精神充分展现。

不是诗,词,文中的任何一体,而是诗、词、文多元互补的格局才能,多用白描手法写山林景色和隐逸生活,重五律,字斟句酌,诗风清苦,代表作有林逋的《秋日西湖闲泛》;西昆体因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杨亿,刘筠等,他们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对仗工稳,讲究用典,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色。

宋代独特而渊深的美学意识是由其文化土壤所培植、文化精神所孕育出来的,经过有机的整合和融化,产生出特定的审美形态、格调和风味,遂成为文化型美学,有别于前代的唐美学。

西昆体的解释

诗体 之一 。 宋 初 杨亿 、 刘筠 、 钱惟演 等,作诗宗法 温庭筠 、 李商隐 ,好用僻典丽辞,相为唱和,合成一集,名《西昆酬唱集》,后遂称之为“西昆体”。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 五代 之旧,多骈俪之词, 杨文公 始为西昆体。”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 宋 初诸公竞尚西昆体,世但知 杨 、 刘 、 钱思公 耳。如 文忠烈 、 赵清献 诗,最工此体。”亦省作“ 西昆 ”。 金 元好问 《论诗》诗:“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 郑 笺。”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棉村丽句》:“非神拟西昆者,无此丽以则也。”

词语分解

西的解释 西 ī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 相对 :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 昆体的解释 即西昆体。 宋 初 杨亿 刘筠 等 彼此 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称他们的诗体为西昆体,简称昆体。 宋 欧阳 修 《六一诗话》:“盖自 扬 刘 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 风雅 一变,谓之

关于“宋初三体名词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米乐号京ICP备160226888号-1 备案号:川ICP备160226888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