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文章正文

着装重要性的诗句

百科 2025年11月10日 18:44 12 雪怡

网上有关“着装重要性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着装重要性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关于着装的诗句

关于着装的诗句 1. 描写服装的诗句

描写服装的诗句: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两汉.佚名《燕赵多佳人》 译文: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魏晋.曹植《美女篇》译文: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之一》译文: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唐代.李白《白纻辞·吴刀剪彩缝舞衣》译文:吴国裁缝刀剪巧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丽的服装光彩胜过春天的阳光。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唐代.陈子昂《感遇》 译文: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葳蕤的翠羽装饰在被子上,就增加了它的灿烂,使它看上去更好看了。

2. 有关服饰的诗句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5、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6、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7、荷叶杯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8、丽人行之一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9、夜来乐 李贺 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10、横吹曲辞—长安道 韦应物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 11、桃花冷落 明无名氏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妒花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13、感遇·之三十 陈子昂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14、渔家傲 晏殊 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

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 15、绿头鸭 晁补之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16、三部乐 杨泽民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17、春云怨 冯伟寿 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 团凤眉心倩郎贴。

18、塞孤 柳永 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 19、白苎辞 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20、武陵春 史浩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21、锁窗寒 程先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沈香歇谁为主。

22、青玉案 赵彦端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23、翠羽吟 蒋捷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

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24、富贵曲 郑遨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25、九歌 少司命 屈原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26、酒泉子 韦庄 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

27、更漏子 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28、夜飞鹊 吴文英 袜罗微步,流水青苹。

29、感遇 陈子昂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30、西宫秋怨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1、感镜 白居易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32、杂兴三首 白居易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33、红线毯 白居易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34、其三 柳永 出屏帏。倚风情态,约素腰肢。

35、古风其四十九 李白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36、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李白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3. 有关穿衣打扮的古诗词、谚语都有哪些

诗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李白)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铗裙,事事四五通.足下嗫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俗语:人在衣裳马在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4. 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5. 描写服装的诗句

描写服装的诗句:

1.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两汉.佚名《燕赵多佳人》

译文: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2.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魏晋.曹植《美女篇》

译文: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3.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杜甫《丽人行之一》

译文: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4.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唐代.李白《白纻辞·吴刀剪彩缝舞衣》

译文:吴国裁缝刀剪巧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丽的服装光彩胜过春天的阳光。

5.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唐代.陈子昂《感遇》

译文: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葳蕤的翠羽装饰在被子上,就增加了它的灿烂,使它看上去更好看了。

6. 现代小说中描写女生发型着装外表美丽的句子特别要在晚宴上舞会

那张美得不似凡人的脸清晰的暴露在众人眼前.完美的轮廓,肌肤赛雪,如玉般光滑润泽,眉如远山黛,微淡且细,鼻子小巧微挺,像淡粉的樱花瓣一样的唇,水嫩诱人.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似笑非笑. 那浓密卷翘如小扇的睫毛在眼睛上形成的淡淡阴影,却还是让人能清楚的看见那一双眼睛.狭长的丹凤眼在眼角妩媚的上挑,紫水晶般纯粹耀眼的眼睛,又像是深潭般深不测望不见底,而那清澈清冽的眼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懦意. 那种充满魅惑与高贵冷然的美,那种淡然的气质,那种让无论男女一看就会沉沦的清冷之气,无一不是绝世的风华.。

如何鉴赏诗歌?

1. 关于穿衣的诗句

关于穿衣的诗句 1. 关于衣服的诗词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5、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6、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7、荷叶杯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8、丽人行之一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9、夜来乐 李贺 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10、横吹曲辞—长安道 韦应物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 11、桃花冷落 明无名氏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妒花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13、感遇·之三十 陈子昂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14、渔家傲 晏殊 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

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 15、绿头鸭 晁补之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16、三部乐 杨泽民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17、春云怨 冯伟寿 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 团凤眉心倩郎贴。

18、塞孤 柳永 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 19、白苎辞 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20、武陵春 史浩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21、锁窗寒 程先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沈香歇谁为主。

22、青玉案 赵彦端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23、翠羽吟 蒋捷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

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24、富贵曲 郑遨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25、九歌 少司命 屈原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2. 描写服装的诗句

描写服装的诗句:

1.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两汉.佚名《燕赵多佳人》

译文: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2.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魏晋.曹植《美女篇》

译文: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3.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杜甫《丽人行之一》

译文: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4.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唐代.李白《白纻辞·吴刀剪彩缝舞衣》

译文:吴国裁缝刀剪巧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丽的服装光彩胜过春天的阳光。

5.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唐代.陈子昂《感遇》

译文: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葳蕤的翠羽装饰在被子上,就增加了它的灿烂,使它看上去更好看了。

3. 描写衣服的诗词

1、粲粲衣服

先秦

诗经

《大东》

2、楚楚衣服

先秦

诗经

《蜉蝣》

3、俯仰正衣服

魏晋

繁钦

《定情诗》

4、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5、居人未改秦衣服

王维

《桃源行》

6、开轩御衣服

王维

《丁宇田家有赠》

7、居人未改秦衣服

王维

《桃源行》

8、卒岁丰衣服

白居易

《秋居书怀》

9、衣服似羽翮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10、不着人家俗衣服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11、暑退衣服干

白居易

《吴中好风景二首》

12、衣服一方殊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13、衣服云霞鲜

白居易

《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14、不惜黄金买衣服

王建

《杂曲歌辞·辽东行》

15、开轩御衣服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

16、衣服制虹霓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

17、风吹破衣服

王建

《古从军》

18、衣服各异形

王建

《元日早朝》

19、衣服唯轻绤

王建

《早发金堤驿》

20、灿灿我衣服

孟郊

《投所知》

21、凉风衣服轻

张籍

《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

22、一生衣服尽随身

张籍

《送和蕃公主》

23、稍怜衣服轻

元稹

《景申秋八首》

24、衣服常著新

鲍溶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25、老莱衣服戴锛

罗隐

《寄西华黄炼师》

26、游童衣服鲜

白居易

《会昌春连宴即事》

27、换却汝衣服

拾得

《诗》

28、一生衣服尽随身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29、衣服亦华楚

南北朝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诗》

30、寄去衣服牢收授

关汉卿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

31、质钱解衣服

文同

《织妇怨》

32、斑阑衣服异

黄遵宪

《香港感怀十首》

33、衣服渐变存语言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34、绣罗衣服生光辉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

35、绣罗衣服生光辉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

36、大禹疏凿衣服恶

刘克庄

《再和》

37、非谓衣服新

邵雍

《十分吟》

38、薰沾满衣服

苏大璋

《蘼芜》

39、老莱衣服暂离身

王禹偁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

40、衣服与网罗

王之望

《杂诗四首》

4. 有关穿衣打扮的古诗词、谚语都有哪些

诗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李白)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铗裙,事事四五通.足下嗫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俗语:人在衣裳马在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5. 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6. 适合古代人物(女)外貌、神态、衣着打扮的句子

)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有时松散的数着长发,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采,突然由成熟变得可爱,让人新生喜爱怜惜之情,洁白的皮肤犹如刚剥壳的鸡蛋,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仿佛会说话,小小的红唇与皮肤的白色,更显分明,一对小酒窝均匀的分布在脸颊两侧,浅浅一笑,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可爱如天仙. )着一身深兰色织锦的长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对镜梳洗.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蓝色挑丝双窠云雁的宫装,头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梅,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玲珑簪,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7. 现代小说中描写女生发型着装外表美丽的句子特别要在晚宴上舞会

那张美得不似凡人的脸清晰的暴露在众人眼前.完美的轮廓,肌肤赛雪,如玉般光滑润泽,眉如远山黛,微淡且细,鼻子小巧微挺,像淡粉的樱花瓣一样的唇,水嫩诱人.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似笑非笑. 那浓密卷翘如小扇的睫毛在眼睛上形成的淡淡阴影,却还是让人能清楚的看见那一双眼睛.狭长的丹凤眼在眼角妩媚的上挑,紫水晶般纯粹耀眼的眼睛,又像是深潭般深不测望不见底,而那清澈清冽的眼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懦意. 那种充满魅惑与高贵冷然的美,那种淡然的气质,那种让无论男女一看就会沉沦的清冷之气,无一不是绝世的风华.。

赞美女人穿衣的诗句

如何赏析诗歌

(1)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

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舰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

(一)、诗歌内容分类

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

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

虏,良人罢远征?)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

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

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

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

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

怀。

(二)、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

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

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

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 三)、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 四)、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 五)、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

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

谊纯洁无邪。

(六)、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

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

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

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海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

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八)、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

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三典故、意象

附: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

(1)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3)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6)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17)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9)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

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21)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26)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1. 关于穿衣的诗句

关于穿衣的诗句 1. 关于衣服的诗词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5、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6、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7、荷叶杯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8、丽人行之一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9、夜来乐 李贺 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10、横吹曲辞—长安道 韦应物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 11、桃花冷落 明无名氏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妒花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13、感遇·之三十 陈子昂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14、渔家傲 晏殊 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

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 15、绿头鸭 晁补之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16、三部乐 杨泽民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17、春云怨 冯伟寿 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 团凤眉心倩郎贴。

18、塞孤 柳永 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 19、白苎辞 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20、武陵春 史浩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21、锁窗寒 程先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沈香歇谁为主。

22、青玉案 赵彦端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23、翠羽吟 蒋捷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

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24、富贵曲 郑遨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25、九歌 少司命 屈原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2. 描写服装的诗句

描写服装的诗句:

1.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两汉.佚名《燕赵多佳人》

译文: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2.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魏晋.曹植《美女篇》

译文: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3.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杜甫《丽人行之一》

译文: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4.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唐代.李白《白纻辞·吴刀剪彩缝舞衣》

译文:吴国裁缝刀剪巧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丽的服装光彩胜过春天的阳光。

5.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唐代.陈子昂《感遇》

译文: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葳蕤的翠羽装饰在被子上,就增加了它的灿烂,使它看上去更好看了。

3. 描写衣服的诗词

1、粲粲衣服

先秦

诗经

《大东》

2、楚楚衣服

先秦

诗经

《蜉蝣》

3、俯仰正衣服

魏晋

繁钦

《定情诗》

4、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5、居人未改秦衣服

王维

《桃源行》

6、开轩御衣服

王维

《丁宇田家有赠》

7、居人未改秦衣服

王维

《桃源行》

8、卒岁丰衣服

白居易

《秋居书怀》

9、衣服似羽翮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10、不着人家俗衣服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11、暑退衣服干

白居易

《吴中好风景二首》

12、衣服一方殊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13、衣服云霞鲜

白居易

《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14、不惜黄金买衣服

王建

《杂曲歌辞·辽东行》

15、开轩御衣服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

16、衣服制虹霓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

17、风吹破衣服

王建

《古从军》

18、衣服各异形

王建

《元日早朝》

19、衣服唯轻绤

王建

《早发金堤驿》

20、灿灿我衣服

孟郊

《投所知》

21、凉风衣服轻

张籍

《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

22、一生衣服尽随身

张籍

《送和蕃公主》

23、稍怜衣服轻

元稹

《景申秋八首》

24、衣服常著新

鲍溶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25、老莱衣服戴锛

罗隐

《寄西华黄炼师》

26、游童衣服鲜

白居易

《会昌春连宴即事》

27、换却汝衣服

拾得

《诗》

28、一生衣服尽随身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29、衣服亦华楚

南北朝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诗》

30、寄去衣服牢收授

关汉卿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

31、质钱解衣服

文同

《织妇怨》

32、斑阑衣服异

黄遵宪

《香港感怀十首》

33、衣服渐变存语言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34、绣罗衣服生光辉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

35、绣罗衣服生光辉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

36、大禹疏凿衣服恶

刘克庄

《再和》

37、非谓衣服新

邵雍

《十分吟》

38、薰沾满衣服

苏大璋

《蘼芜》

39、老莱衣服暂离身

王禹偁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

40、衣服与网罗

王之望

《杂诗四首》

4. 有关穿衣打扮的古诗词、谚语都有哪些

诗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李白)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铗裙,事事四五通.足下嗫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俗语:人在衣裳马在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5. 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6. 适合古代人物(女)外貌、神态、衣着打扮的句子

)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有时松散的数着长发,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采,突然由成熟变得可爱,让人新生喜爱怜惜之情,洁白的皮肤犹如刚剥壳的鸡蛋,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仿佛会说话,小小的红唇与皮肤的白色,更显分明,一对小酒窝均匀的分布在脸颊两侧,浅浅一笑,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可爱如天仙. )着一身深兰色织锦的长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对镜梳洗.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蓝色挑丝双窠云雁的宫装,头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梅,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玲珑簪,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7. 现代小说中描写女生发型着装外表美丽的句子特别要在晚宴上舞会

那张美得不似凡人的脸清晰的暴露在众人眼前.完美的轮廓,肌肤赛雪,如玉般光滑润泽,眉如远山黛,微淡且细,鼻子小巧微挺,像淡粉的樱花瓣一样的唇,水嫩诱人.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似笑非笑. 那浓密卷翘如小扇的睫毛在眼睛上形成的淡淡阴影,却还是让人能清楚的看见那一双眼睛.狭长的丹凤眼在眼角妩媚的上挑,紫水晶般纯粹耀眼的眼睛,又像是深潭般深不测望不见底,而那清澈清冽的眼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懦意. 那种充满魅惑与高贵冷然的美,那种淡然的气质,那种让无论男女一看就会沉沦的清冷之气,无一不是绝世的风华.。

关于“着装重要性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米乐号京ICP备160226888号-1 备案号:川ICP备160226888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